您现在的位置:新财道在线 > 原创文章
新财道在线Family wealth research
从“王永庆家族”看家族物质财富的慈善传承
新财道 时间:2019-03-22

成功的财富家族总是会采取各种慈善方式回馈社会,达成家族与社会的和谐,这既是财富的一份责任,也是家族的社会资本,同时以实现家族传承、承担社会责任等目的。


  成功的财富家族总是会采取各种慈善方式回馈社会,达成家族与社会的和谐,这既是财富的一份责任,也是家族的社会资本,同时以实现家族传承、承担社会责任等目的。


  在家族财富传承中,物质财富的传承与精神财富的传承同等重要,今天我们重点探讨下家族物质财富的慈善传承。

  

  家族物质财富的传承有两种方式。其一,家族所有、家族控制、家族受益的传承模式,即家族物质财富的所有权、控制权和相关利益都保留在家族手中;其二,社会所有、家族控制、社会受益的传承模式,即通过慈善基金等方式将家族物质财富所有权捐赠给社会并由社会受益,但家族慈善基金的管理经营则控制在家族之手。


  在家族物质财富传承的实践中,通过慈善进行传承的方式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方式。其实,慈善事业无论采取慈善信托还是慈善基金会的形式,其本身均包含着使事业永续存在的基因。


  慈善信托和私益信托不同,由于没有特定的受益人,就没有人能够对慈善信托主张权利,股权进入慈善信托,则没有“野蛮人”可以收购企业股权,确保家族企业的股权处于稳定状态,这是其他众多的商业机制花费大量成本所欲达到而无法达到的效果。


  慈善基金会没有股东,没有人可以对转人慈善基金会的股权主张权利。慈善基金会不会破产,理论上没有债权人可以主张基金会所持有的股权,经过适当的安排,能够确保家族企业的股权稳定。


  慈善信托和慈善基金会理论上可以永续存在,由其持有和控制家族企业的股权,有利于保持股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财富家族虽然因为这种安排而逐渐让渡出其中的利益于社会,但是,附着于财富之上的理念、家族的价值观、家族的美誉度可能会永久保留下来。这样就使久远财富成为可能,使家族传承当中最困难的部分变得具有可操作性。


  利用家族慈善进行家族物质财富的传承,将慈善组织打造成家族传承的核心机制,我国台湾地区王永庆家族的“慈善基金会+慈善信托”模式具有代表性。


案例


台塑集团是王永庆与王永在兄弟于1954年建立的,历经几十年的努力,旗下有30多家分公司与海外公司,成为著名的企业家族。王永庆兄弟家族,家庭关系错综复杂,王永庆有三房太太、王永在有两房,光是第二代子女就有十多人。王永庆兄弟共同创业,台塑第一代权力要移转给第二代,如何能实现长治久安、永续经营,是一个重大课是题。


1976年

王永庆成立了慈善基金会——长庚纪念医院(以其父亲王长庚名字命名)。

2004年

王永庆以长庚纪念医院作为受托人,动用总值6亿元新台币的现金和台塑集团公司的股份设立王长庚公益信托;王永在则成立了以母亲王詹样名字命名的王詹样慈善信托,也将其在台塑集团公司中的股份由长庚纪念医院持有。他们两兄弟的信托,是台湾地区最大的两个慈善信托。

2007年

王瑞华和王瑞瑜以父亲为榜样,也捐赠了自己部分的家族股权(市值4.5亿元新台币)加入王长庚公益信托。

2008年

长庚纪念医院分别持有“台塑四宝”——台湾塑料工业、南亚塑料工业、台湾化学纤维及台塑石化的股份,集团公司内部再通过交叉持股,实现集团股权的稳固紧密。


  ……(未完,更多内容请点击链接查看:从“王永庆家族”看家族物质财富的慈善传承)
  本文为新财道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篇:如何理解信托的破产隔离功能?下一篇: 公募信托来了,“万能的信托”到底都有哪些功能?
Copyright © 新财道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60716号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