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财道在线 > 原创文章
新财道在线Family wealth research
复杂家庭关系中,如何巧用法律工具防范财富传承中“内斗风波”?
新财道 时间:2025-08-29

“创富艰辛,守富尤难”,这已然成为高净值人群的普遍共识。当下,中国正步入财富传承的关键窗口期,如何确保财富合法合规且平稳地代际传承,成为备受瞩目的核心议题。近期热闹的“范曾事件”,更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值得深入剖析与反思。对于高净值家庭而言,怎样妥善协调家族内部关系、科学规划财富传承路径,从而规避“亲人反目成仇”的悲剧,已然成为亟待攻克的重要课题。

2025年8月16日,87岁中国当代书画大家范曾相关传闻登上微博热搜。当晚,范曾女儿范晓蕙发文回应“范曾被37岁妻子徐萌控制、20亿藏品被搬空”等传闻,贴出与友人微信聊天截图,称父亲被徐萌(范曾第四任妻子)带离住所后失联,住所被贴封条、库房珍品被搬走、部分老员工被辞退。一时间,舆论哗然,公众将目光纷纷聚焦在这位艺术大家及其复杂的家庭关系上。


当日深夜,小红书ID“范一夫”(范曾继子)的账号发布三张范曾在法国看展照片,配文“老爷子来看画展”,被视为对传闻的回应,但经比对,范曾所看展览为7月29日至10月28日在北京市东城区陶然天美术馆举办的“道法自然——范一夫山水画展”。这一乌龙事件,不仅没有平息传闻,反而让整个事件更加云山雾罩,引发了更多的猜测和质疑。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让范曾家族的内部矛盾暴露于大众视野,同时范曾未来的财富传承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作为一位拥有巨额财富的艺术大家,范曾的财产不仅包括大量的书画作品和珍贵藏品,还涉及到艺术版权、商业合作等多个领域。如何确保这些财富能够得到合理、公正的传承,避免家族内部因财产纠纷而反目成仇,是范曾及其家族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01

范曾财富大揭秘:艺术成就斐然背后的惊人财富版图


公开资料显示,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1938年7月5出生于江苏南通,祖上出过13位诗人。他从小也展现出很高的绘画天赋,13岁加入南通市美术协会,是中国书画大师,著名国学家、诗人。拥有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名誉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南通大学终身教授等多个头衔。代表作品有《戴高乐像》《雄风》《百战功高颂赵云》等。


经查阅多个拍卖机构数据,范曾有多幅作品成交价超千万元。例如,北京歌德2011 年拍出的 1991 年作《灵泉道风图》,成交价达 1840 万元;北京银座 2013 年拍出的 2004 年作《广陵散》,成交价为 1575.5 万元;中国嘉德 2010 年拍出的 1988 年作《竹林七贤图》,成交价 1568 万元。此外,《知音图》《画龙点睛》《池塘碧草》《老子出关》《八仙图》等众多作品,也都以超千万元的价格成交。按尺幅估算,范曾的国画作品均价约 80 万元每平尺,书法作品均价约 20 万元每平尺。


从胡润中国艺术榜的历年排名及成交额数据,更能直观感受到范曾作品的市场热度。2008年、2009年,范曾在胡润中国艺术榜上分别位列第15位和第11位,年度成交金额还未突破亿元大关。自2010年起,其作品成交额大幅攀升,当年便跃居该艺术榜第3位,年度成交金额达1.48亿元。2011年,范曾以3.9亿元的成交额荣登榜首;2012年,更是以惊人的9.38亿元成交额蝉联榜首。此后多年直至2024年,范曾在该榜单上的排名始终稳居前十。2024年公布的榜单中,范曾位列第六。自2008年至2024年这17年间,范曾作品累计成交额超过40亿元。


此外,北京范曾艺术品有限公司于2021 年12月成立,注册资本10万美元,范曾虽为股东之一,但持股比例仅1%。范曾还是北京范曾艺术品鉴定中心(有限合伙)的合伙人,出资比例同样为 1%,该中心的另一合伙人为东方元素(北京)艺术品有限公司,而东方元素(北京)艺术品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为范一夫。


02

复杂的家庭关系:范增的四次婚姻和家族成员界定


范曾,这位在艺术领域声名远扬的大家,其感情生活与家庭关系同样错综复杂。范增有过四段婚姻:


• 第一任:林岫,南开才女,诗人兼书法家。1963年,范曾和林岫结婚,俩人都是文艺圈的才子才女。这段婚姻维持了五年。

• 第二任:边宝华,画家兼同学。1971年,范曾和中央美院的同窗边宝华结了婚,生了女儿范晓蕙。1993年,在与张桂云(楠莉)维持了十年婚外情后,范曾与边宝华离婚。

• 第三任:张桂云(改名楠莉),理科教授。原本是演员许尊德的妻子,与前夫育有两子一女。1993年,在巴黎跟张桂云登记结婚,结婚后,张桂云的两个儿子改名为范一夫和范仲达,成了范曾的继子。这段婚姻一直持续到2021年11月9日,楠莉在北京去世。

• 第四任:徐萌。2024年4月,86岁的范曾宣布跟36岁的徐萌结婚,俩人差了整整50岁。徐萌曾是主持人。


依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亲属涵盖配偶、血亲与姻亲,其中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属于近亲属,而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则构成家庭成员;第一千零七十二条规定,继父或继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第一千零七十条规定,父母和子女彼此享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范曾的家庭结构较为复杂多元。其家庭成员中,亲生女儿范晓蕙与他血脉相连;两名继子范一夫和范仲达,因婚姻关系成为家庭的一部分;而在2024年开启的第四次婚姻里,现任配偶徐萌也融入这个家庭。从法律层面来讲,这些家庭成员均属于法定继承人。倘若范曾在生前未能对财产传承事宜进行周全、妥善的规划与安排,那么在未来一旦触发继承情形,各方极有可能基于自身利益考量展开激烈争夺,从而让整个家族陷入纷争之中。


03

善用财富传承五大工具规避财富传承风险


“创富不易,守富更难”已成为高净值人群的共识。当前中国财富传承窗口期开启,叠加 CRS 全球税务透明化、金税四期深度落地,如何实现财富合法合规并平稳传承、避免“亲人变仇人”,并兼顾家族精神与物质财富双重延续,成为核心议题。利用专业工具的提前规划是解决这一议题的关键路径。


对于高净值人群而言,生前赠与、遗嘱继承、夫妻财产协议、人身保险、家族信托五种传承工具,是家族财富传承的常用工具,一定程度上可解决财富传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表:几种常见法律工具的对比分析  



对于艺术家范曾来说,其家庭成员构成复杂,且从当前状况来看,家庭成员间关系并不融洽,同时其家庭财富不涉及家族实体企业经营。在此情形下,家族财富管理可秉持“所有者理念”,即通过赠与、遗嘱等工具将家族财富完全分配给个人所有,避免法定继承可能带来的纠纷。不过,为了防止后代挥霍或者婚姻和债务风险,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支系(女儿一支、两个继子各一支、现任配偶一支)分别制定家族信托(可以利用信托资金购买保险)或者艺术品信托基金,避免身后家庭成员因财产分割发生纠纷。


此外,对于一些超高净值人士,设立家族办公室并构建家族治理体系已成为财富管理与传承的重要趋势。其中,家族治理涵盖家族宣言、家族活动、家族成员教育培养以及家族决策机制等多个方面,是实现家族财富传承的软结构,为财富传承筑牢根基。家族办公室作为财富传承的专业服务机构(可以是虚拟的),不仅可以做好顶层设计,制定跨周期的信托方案、保险方案和资产配置方案,还可以实现对法律、税务、教育等优质资源的整合,并通过家族理事会促进家族内部的有效交流与协同合作。


最后想说的是,“范曾事件”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娱乐事件,它背后反映出的家族矛盾和财富传承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无论是对于范曾家族本身,还是对于其他高净值家庭来说,如何妥善处理家族内部关系,合理规划财富传承,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版权声明:

本文系新财道原创文章,版权归新财道所有,受著作权法保护。

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我公司许可,不得擅自以转载、摘编、复制、镜像、传播等任何形式使用本文内容,不得对内容进行修改、演绎或用于商业用途。

如需转载、合作或其他使用需求,请与我们联系,经授权后方可使用。

联系方式:文章下留言或后台私信 / 电话 18518469921

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下一篇:新加坡华裔立邦集团创始人吴清亮的家族传承智慧
Copyright © 新财道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60716号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