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全球经济逐步“挣脱”疫情影响开启复苏步伐,尤其是美国在一系列宽松政策的加持下复苏强劲,但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通胀预期的影响,新兴经济体率先开启加息周期,导致全球货币政策呈现分化趋势。在此大背景下,从供需角度分析来看,短期内大宗商品价格或将继续保持高位震荡。
2021年以来,全球经济逐步“挣脱”疫情影响开启复苏步伐,尤其是美国在一系列宽松政策的加持下复苏强劲,但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通胀预期的影响,新兴经济体率先开启加息周期,导致全球货币政策呈现分化趋势。在此大背景下,从供需角度分析来看,短期内大宗商品价格或将继续保持高位震荡。
同时在经济复苏的预期下,权益资产配置仍然会具有较好的回报率,但须警惕新兴经济体的股市波动风险。而债市利率或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下行趋势,信用债投资仍须谨慎。此外,在资产配置决策过程中,本国经济复苏情况、疫情防控以及投资者情绪和偏好等因素也应充分给予考虑。
1
全球货币政策呈现分化趋势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普及以及经济逐渐复苏,全球货币政策走向出现分化。首先,为保证经济增长,美国近几个月内实行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在货币政策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利率保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并维持资产购买数量不变),通过1.9万亿美元的新冠疫情纾困法案后不久,又宣布了2.3万亿美元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一系列财政与货币的宽松政策下,美国经济逐步回暖,需求上升,使得进入2021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很快进入了上升通道,包括国际原油、国际市场铜、铝等有色金属的价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造成了各国通胀率和通胀预期的变化。通胀率方面,数据显示,美国4月整体CPI同比上涨4.2%,远高于此前3.6%的市场预测值,并创2008年9月以来新高。从环比看,4月整体CPI上涨0.8%,是2008年6月以来最大的环比涨幅。Wind数据显示,4月份,巴西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INPC)同比增长7.59%(3月为6.94%),土耳其CPI为17.14%(3月为16.19%),阿根廷为46.3%(3月为42.6%)。
……(未完,更多内容请点击链接查看:推荐 | 全球货币政策分化背景下的资产配置分析)
本文为新财道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