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三分类新规为信托公司未来的业务开展指明了行进方向。对个体信托机构而言,需避免毫无重点的“大小通吃”和盲目跟风,应因地制宜、精准发力,通过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能力打造自身信托业务品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3月24日,《关于规范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三分类新规”)作为银保监会1号文重磅出台,标志着信托业务“三分类”相关规定,在历经近一年的反复征求意见及修订调整后靴子正式落地。根据通知要求,《通知》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意味着信托业将彻底摒弃过去的传统业务模式,开启创新转型路。新分类下,信托公司需坚定转型决心,找准自身定位,全力加快自身的迭代和升级,做好“业务加减法”,打造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1
根据三分类新规,将信托业务重新划分为三大类及25小类业务品种,进一步通过明确分类标准,厘清信托业务的边界和服务内涵,引导信托公司差异化、规范化发展,为信托行业全面转型指明了确切的方向。对信托行业而言,三分类新规不仅仅是对信托业务品类名称的简单调整,更是对信托公司展业领域、展业模式及展业方向的颠覆性改革与修订,其重要性及影响之深远堪比信托行业的“一法两规”,是信托行业新发展时代的指示灯和监管器。
新分类开启信托业回归本源定位新时代
一方面,三分类新规将“回归信托本源”作为第一总体要求,从政策导向上确定了信托业新发展阶段的本源定位。另一方面,明确提出信托公司“不得以信托业务形式开展为融资方服务的私募投行业务”,要求信托公司回归以受益人利益为最大化的受托服务定位,真正发展成为为投资人/受益人服务的资产管理或资产服务机构。此外,通过分类,重点鼓励积极开展基于信托制度优势的资产服务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等本源业务,逐步约束过去以融资人需求为核心的私募投行业务或通道类业务,从业务导向上鼓励信托公司与银行、券商等同业机构差异化竞争,发展回归服务本源的信托业务。
简而言之,本次三分类新规通过为信托公司的业务转型指明确切方向,开启了信托业回归本源定位的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下,信托公司应主动摆脱类影子银行等传统业务,积极开展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和信托制度优势的本源业务,并努力打造出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未完,更多内容请点击链接查看:邢成:新分类监管背景下信托业转型路径与业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