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财道在线 > 原创文章
新财道在线Family wealth research
不得不说的资产代持风险
新财道 时间:2018-07-13

在中国的高净值人群中,资产代持现象极具普遍性,不少人将自己的重要资产甚至主要资产委托他人代持,置于代持人的名下。代持安排往往是财产所有权人出于对资产保护、法律规避或隐私维护等方面的考虑,将资产放置或登记在另一位可信任的代持人名下,看似保护资产,但往往适得其反,引发巨大风险。代持的主要资产包括股权、房产甚至金融资产。

  在中国的高净值人群中,资产代持现象极具普遍性,不少人将自己的重要资产甚至主要资产委托他人代持,置于代持人的名下。代持安排往往是财产所有权人出于对资产保护、法律规避或隐私维护等方面的考虑,将资产放置或登记在另一位可信任的代持人名下,看似保护资产,但往往适得其反,引发巨大风险。代持的主要资产包括股权、房产甚至金融资产。 


  资产代持造成了模糊的产权关系,存在巨大的权属隐患。代持人一般都是自己信任的朋友或亲属,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人通过他人代持资产并不签署书面的法律文书,司法实践中因各类资产代持而引发争议纠纷的案例屡见不鲜。最常见的代持风险是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


道德风险


  资产代持面临巨大的道德风险。通常,资产代持都是“君子协定”,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加以规范,也没有完备的法律文件加以约束,而且资产代持通常都有难以启齿的原因。因此,如果代持人背信弃义,很容易将代持资产据为己有或者损害实际出资人的利益。


  以实践中常见的股权代持为例,若名义股东出于私利擅自处分代持股权,比如擅自进行股权转让、质押或以其他方式处分等,实际出资人的权益就面临重大风险。虽然名义股东的此等行为属于无权处分行为,也是违反代持协议的违约行为,实际出资人可以请求法院认定处分行为无效,但是《公司法》司法解释三规定,若处分行为的受让人满足善意取得的相关构成要件(即受让人不知情或者不应当知道;支付合理对价;已经完成过户登记或办理交付),则不能认定该处分无效。实际出资人只能要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这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实际出资人丧失股东资格的可能性。


  ……(未完,更多内容请点击链接查看:不得不说的资产代持风险

  本文为新财道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篇:合适的负债率控制对家族企业至关重要!下一篇:从美国百年公益谈慈善理念与财富的责任
Copyright © 新财道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60716号 企业邮箱